游戏、直播平台如何监管,孩子怎么教育,留下诸多思考
父母没日没夜地在牛仔裤生产的流水线上工作,十年存下16万元。妈妈想着余额宝比较方便利息比银行高,就把钱统统存在了这里。没想到,从暑假8月份开始到9月,14岁的熊孩子把这笔钱分100多次充值成游戏币,统统打赏给了游戏直播平台的女主播。(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曾作连续报道)
今天我们要说的是,事情终于解决了。触手TV在核实了确实是未成年人打赏之后,和孩子父母协商了一个金额。日前,彭家父母已经拿到了这笔钱。他们说,没有全退,我们理解,孩子没管牢我们也有错,至于具体金额就不想公开了。
钱能否退还
关键看是不是未成年人所为
因为游戏直播平台触手TV是位于杭州的公司,所以当事情发生后,孩子的爸爸彭师傅在直接和触手TV接触没有结果后,投诉到杭州市长热线12345。
这类纠纷的核心在于,打赏到底是不是未成年人所为。孩子还不到18岁,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打赏的钱是16万,显然与其行为能力不适应。如果能够证实确实是孩子打赏,那么该行为无效,应该退钱。
在接受钱江晚报记者采访时,触手TV的法务也说到,曾经碰到过成年人打赏后反悔,便拉着孩子谎称是孩子所为来要求退钱。另外,从法律上来说,打赏游戏币的充值渠道并不是直接在该网站,而是通过支付宝。那么,“同样的一笔钱,在充值渠道层面认定是从成年人的银行卡中支付的,转换到平台打赏就认为是未成年人的行为,是否合理?”
所以,事情的核心就在于证实这些打赏是不是都是儿子小彭所为。
在十一长假期间,钱江晚报记者专程去了趟广州增城新塘镇,去彭家直接了解情况。
逼仄的出租房,一个回忆起一笔笔打赏细节便不断抹眼泪的男孩子,父母俩一个是初中文化水平,一个是小学五年级。因为生存压力,每天在工厂加班到半夜里。而当他们半夜回家,趁着冲凉那会儿,儿子也会迅速地拿起妈妈的手机,将支付宝钱款充值成游戏币,然后删除账户变化提示短信。
彭家父母
和触手TV协商解决了这事
事情发生后,对彭家来说,好比天都要塌下来了。妈妈住了两天院,工厂筹款1万元接济彭家。
孩子正值初三,学校也紧急召开了家长会,强调了不要玩游戏,不要上直播平台。
好在事情终于解决了。
国庆中秋小长假后,触手TV安排彭家父母来杭州,大家在一家律师事务所碰面。
电话中,彭师傅向钱江晚报记者透露了来杭州“私了”之前,触手TV平台方面给他提了要求:“一是不准再让媒体报道了;二是给12345市长热线回个电话,说是双方已经协商了”。彭师傅不肯告诉记者他们在哪家事务所协商。
10月12日,钱报记者再次联系上彭师傅,电话那头他告诉记者,和触手TV公司已经“自行协商好了”,“我少一点就算了,毕竟我们作为大人也没把孩子管牢”,但是,彭师傅执意不说最后拿回了多少钱。“总之非常感谢你们报社,以后我儿子成绩好了,我会给你们发短信的。”彭师傅说。
律师建议
这类纠纷可交由法院来认定
浙江垦丁律师事务所是一家专注于网络法的律师事务所,主任张延来说,目前,对未成年人参与游戏设限的立法有《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其第二十一条,网络游戏运营企业应当要求网络游戏用户使用有效身份证件进行实名注册,并保存用户注册信息。
但是在现实实施中,效果并不明显,身份证信息的倒卖和部分家长的放任使未成年人可以绕过这一环节的监督。
部分网络游戏关联行业,其本身不是网络游戏运营商,比如游戏主播平台等,实名制要求是否适用于这些行业,立法上并没有明确,导致未成年人使用这些平台的服务时,很难得到有效监管。
一旦未成年人巨额打赏,钱到底退不退得回来,核心调查内容就是甄别是否未成年人。但是无论直播平台自行甄别,还是家长举证,都比较难。
张延来律师建议由父母作为监护人起诉至法院,法官会将未成年人作为证人传唤到庭,通过法庭调查来确定到底是不是未成年人打赏,然后了解父母是不是也有监管失职,确定最后应该退还的比例。
好在经过媒体的持续关注、双方的协商,小彭一家总算拿回了大部分的钱,这件事算是有了一个比较圆满的结果。但是,关于游戏、直播平台如何监管,孩子如何教育沟通,留给我们的思考,还有很多很多。
(原标题:彭家父母终于拿回了大部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