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标题

背景:
阅读详情

投海老人的遗书和他的保健品之殇

陈正林遗书

日期:2017年03月28日 06:06 来源:新京报(北京) 作者:佚名

倾囊

2014年8月22日,陈正林在向尚花费9800元,这是他在这里的第一笔大额消费。发票已经模糊,没有人知道陈正林这次买了些什么。

据陈正林妹妹描述,2014年,陈家人隐约知道哥哥买过近万元的保健品,当时家里人都表示反对,“尤其他女儿最反对”。陈力也证实,父亲第一次买保健品她就查过资料,告诉父亲保健品多半是骗人的,以后不要再买了。

家人的劝阻似乎有了一定的作用,此后8个月,陈正林都未在向尚进行大额消费。

直到2015年4月9日,陈正林购买了少林牌骨密度丸16盒,每盒595元,花费9520元。

一个月后,陈正林再投协议款20000元。

如果一个老人消费实力不错,销售员会鼓励老人投“协议”,告知老人可以通过预存钱款得到返利,消费一万元的老人可以预存五万元左右的“协议款”,每年可分红本金的20%,按月发放。

这笔钱可每月参会领取现金也可用于购买产品,当老人表示自己没钱购买产品时,销售员便暗示“可以从协议款转钱过来买产品”。如果销售员知道老人家属不同意,会告诉他们瞒着孩子。

每月开大会发钱,一些未投协议的老人都会被邀请参会,让老人亲眼看到别人领钱,产生羡慕之情。按照王海龙的话来说,“这钱是为了让你更多地去买保健品,拴住你”。

2016年是陈正林消费最多的一年,除协议款外,他分别于4月30日、5月18日、12月13日消费了10004元、20000元、17000元,共计47004元。

2017年1月9日,陈正林再次花费10000元购买紫福牌口服液。

一位向尚工作人员向新京报记者证实,陈正林四年来共花费97000元左右。记者根据收据相加得知,陈正林共在向尚购买过4种产品,花费96324元。

对陈正林来说,这是一个大数目。他在家中排行老三,父亲因“成分不好”并未留下太多家产,二十多岁从大修厂下岗后再没稳定工作。他先后做过安装工、承包过报刊亭,离开老家来青岛帮女儿带孩子后,断断续续做过保安,月工资最高1700元,每年自费缴纳养老保险金。

北山公园的球友圈子里,青岛本地的球友们穿着耐克运动鞋、阿迪达斯运动裤,陈正林从来没穿过什么像样的衣服,他愿意为了半斤大米和6个鸡蛋坐大半个小时公交车去开会,球友们想不通,觉得这些东西“送给我都懒得拿”。

陈正林的球友张善军还记得,因为低血糖,自己总会带些面包晨练,有时剩了一两个,陈正林怕他丢掉都会要了带回家,自己舍不得吃,留给老伴吃。

他没有告诉家人自己的花费。其遗书也提到销售人员让其隐瞒家人,“2017(年)6月至今小付让瞒着家人把原协议款及爱福家存的1万元计叁万多元取走至今未开票给我”。

“演员”

陈正林花掉的9万多元钱中,号称“补肾还可以稳定血压”的一种紫福牌紫福口服液占比约40%。

在陈正林不足50平米的家中,有一本名为《抗细胞缺氧损伤的诺贝尔成果ATP(无氧代谢)关键酶激活剂》的宣传册,共68面,最后几页写着:“我们可以很自豪的告诉大家,现在上市的金装版紫福牌富宝FDP口服液是荣获2010年国家重点新产品 认证的新产品。”

记者查阅了国家科技部2010年度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立项项目清单,在1530项立项产品中,并未出现“紫福牌富宝FDP口服液”。

宣传中,向尚称,“研究表明,人体每天需要补充3gCLA才可以满足生理需求。”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颁布的《保健食品广告审查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第八条第六点显示,保健食品广告不得出现含有无法证实的所谓“科学或研究发现”、“实验或数据证明”等方面的内容。

陈正林购买的另一种天羽牌抗辐射保健液,向尚官方微信曾这样介绍:运用空军尖端生物技术……确保产品100%有效。

根据上述规定第八条,保健食品广告不得出现“含有表示产品功效的断言或者保证”内容。

据王海龙称,一位向尚邀请来的所谓“教授”私下跟他聊天时曾透露,自己其实是一名体育老师。而那些给老人诊断的“护士”,都是向尚人事部的员工。

一次,向尚邀请了一位自称来自上海某著名医院、挂号费1000元一次的名医做宣讲,事后王海龙致电该医院核实情况,对方称,包括退休医生在内,都未听说过有这么个人。

在向尚,员工的工资和业绩直接挂钩。一位三级分销商每月需完成28000元以上业绩,除底薪外,可获得业绩约15%作为提成;二级分销商每月需完成58000元以上业绩,除底薪外,可获得业绩约20%作为提成;三级分销商每月需完成108000元以上业绩,提成最多可达业绩的约30%。

目前向尚多是三级分销商,因为“一个月完成28000元很轻松”。

向尚的分销政策显示:有店面的分销商可二八折供货,享受管理补贴、店面补贴、物流补贴、活动补贴、材料补贴。

落空

其实,陈正林并不是一个渴望保健品的羸弱老人,球友苏晓曾打趣他,你怎么什么病都没有。

在一次电话中,陈正林曾对妹妹提起过自己的初心,他说,自己老了,买保健品其实都为了老伴,老伴身体不好,保健品都是给她降血压的。每天清晨,陈正林都会为患有高血压的芦杰量血压。

陈正林还想带芦杰旅游。早年在老家潢川,他曾带着芦杰一起跟团去过三亚。芦杰说,陈正林好动,特别喜欢旅游。

苏晓透露,向尚会邀请他在众人面前登台唱歌,每次唱歌回来他都特别高兴。

公司承诺的旅游,更是极大满足了陈正林对自己晚年生活的畅想。因为消费,陈正林获赠西安旅游一人次、云台山旅游两人次、加6600元赠送巴厘岛旅游一人次。

一年以来,他经常把西安、巴厘岛挂在嘴边,每次和妹妹联系,都不忘提醒妹妹,“等我去西安了,顺道来潢川看看你们,你们要记得接待啊!”

和球友张善军聊天时也忍不住提起,“你去过巴厘岛吗?我马上就可以去巴厘岛了。”

眼看300多天过去,对方承诺的旅游没个准信,陈正林忍不住频繁地找向尚寻求解释,得到的答案都是“再等等”、“还没轮到你”。

2016年12月13日,苦等无果的他将自己获赠的西安旅游一人次与云台山旅游两人次兑换巴厘岛旅游一人次,凑成巴厘岛旅游二人次。

当然,答案还是“再等等”。

陈正林开始对自己的选择产生怀疑。

2017年1月9日,在一张红底金字写着“大圣鸣金辞旧岁,雄鸡唱晓庆新事”的宣传单上,小学毕业的陈正林留下过这样的字句:本次在她们的强烈诱骗下瞒着家人牵(签)了叁万多元的单说是可到巴厘岛等二人游,到现在找小付(向尚员工)要多次手续也未实现。

保健品没拿到多少、对方答应的旅游一直无法兑现,陈正林陷入了双重自责当中,他觉得自己“被骗得很深”,同时又欺骗了多病的好老伴和孩子们,“给大家带来了压力和麻烦”。

投海

第一次自杀未遂是3月8日。

七点十五分,陈正林没有像往常一样去公园打乒乓球,而是直接去了向尚。

据遗书显示,当日早上八点左右,陈正林站在向尚的顶楼想往下跳,有位50岁左右的男性保洁员一直在附近活动,让他感觉自己“被盯着”、“没实现”。

中午十一点多,陈正林回到家,手上抱着三个盒子,一盒苹果、一盒洋葱、一盒海蜇,那是向尚“开会”后给会员赠送的礼品。他一边放下这些东西,一边说“又骗我,又拖,到西安、到巴厘岛、又在拖了,还说要送我一部手机,又不送我了,都是骗我的”。

性格内向温和的芦杰没有给出什么回应,她以为丈夫只需要倾诉。

如果说一定要说出一些死亡征兆,芦杰能够回忆起来的只有“饭量变少了”。

陈正林从前吃饭可以轻松吃下一海碗干饭,那几天把饭碗换成了和芦杰一样的小碗,盛饭时给芦杰盛满,自己只盛浅浅的。问他怎么了,只说是自己感觉吃一小碗就饱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没人知道这位报喜不报忧的老人心中隐藏了多少挣扎与苦闷。

更没人知道陈正林笔记本里的遗书是什么时候写的。

这封落款为3月8日的遗书一式两份,共700字左右,一份写给政府希望讨还公道,一份留给家人,希望他们尽快忘记自己。

在陈正林遗书的第二段,他请求政府,走后把本人内脏捐给那些有用之人,尸体献给医学事业,骨灰撒入大海,为人类作出微弱的贡献。在和这个世界告别的时候,他没有忘记祝福大家,希望大家天天年年安康、快乐、祥和、幸福、美满。

3月11日,他穿着外甥不要的旧衣裳,投了海。

缅怀

3月12日上午,一家人带着陈正林留下的遗书,来到派出所报了警——从老人留下的遗书看,老人轻生与购买保健品有关,向尚公司难辞其咎。

经湛山市场监管所检查,青岛向尚健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已办理营业执照,未发现保健品广告,也未发现利用广告代言人作推荐或证明。

据市南区食药局湛山食药监管所现场检查,该公司现场提供了有效的食品经营许可证、产品检验报告及进货相关证票。

青岛市市南区公安分局湛山派出所给家属的结果是:证据不足,不予立案。

截至发稿前,新京报记者多次联系向尚公司受理外界投诉的负责人,但他对上述情况未做回复。对于联系向尚公司法人的请求,该负责人说:“我们法人很忙。”

头七那天,苏晓组织球友喝酒,主题是“缅怀老陈”,他们约定,今后每年3月11日都上山祭奠。

他们记得,老陈打球动作幅度大,喜欢哈哈大笑,打出好球喜欢大叫“OK”呀。老陈还是出了名的好脾气。有个脾气冲一些的球友有时嘲笑陈正林“河南蛮子”,他笑笑就过去了。

他们还记得,老陈喜欢唱歌,拿手曲目是《说句心里话》、《我的祖国》。陈正林有颗牙齿稍长一截,说话有些漏风,唱《父亲》时“我的老父亲”总被唱成“我的老 户 亲”,大家笑话,他从不生气,下次还愿意唱。

菜上齐,每人先抽了一支烟,接着用筷子蘸一点酒洒在地上。

席间,张善军喝多了,拨通向尚销售人员小付的电话,一遍一遍地问对方为什么,问老陈有什么想不开。

他只得到一句回答:“我跑顾客呢,跑一天了,哪天有空跟你说,现在忙着呢。”


本文地址:https://www.24fa.top/SheHui/2017-03/20931.html,转载请注明24FA出处。
【内容导航】
第1页:倾尽积蓄购10万保健品 第2页:陈正林遗书
| zhushanji |
评论: 投海老人的遗书和他的保健品之殇 - 网民评论 全部评论 2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匿名 2017/3/28 6:19:56
    人到退休年龄,身体抵抗力减弱,这样或那样的毛病逐渐增多,因为看病难,这些现象必然会引起老年人的重视,也给了骗子可乘之机表情
    第 2 楼
  • 匿名 2017/3/28 6:18:43
    因为没人管,骗子才这么猖狂!经常有老头老太太拿着些宣传单,还美其名曰开会去,送挂面鸡蛋,送饮料送盆!要知道,羊毛出在羊身上!表情
    第 1 楼

  • 本周热门
  • 今日热门

首页 焦点(2550) 热点(2000) 新闻(2818) 国际(1593) 娱乐(2422) 视频(131) 综艺(1808) 影视(3155) 音乐(2066) 民生(971) 行业(58) 财经(315) 股票(139) 时装(9) 商机(19) 女性(393) 男士(75) 美容(42) 时尚(27) 珠宝(40) 饰品(25) 皮具(3) 品牌(12) 保健(54) 健康(237) 养生(99) 医学(76) 母婴(110) 亲子(56) 旅游(120) 购物(10) 美食(55) 创业(79) 社会(4271) 观点(563) 房产(96) 汽车(75) 家居(21) 安防(40) 环保(47) 科技(218) 展会(4) 数码(96) 足球(185) 体育(257) 教育(510) 高校(629) 法制(947) 军事(284) 游戏(174) 美女(5518) 欧美(26) 运营(18) 网络(221) 读书(284) 励志(169) 灵异(52) 奇闻(155) 趣闻(147) 历史(127) 人物(83) 星相(383) 艺术(44) 两性(74) 情感(148) 文学(288) 武林(217) 道教(57) 佛教(141) 广州(97) 地区(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