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于应战
“分娩量增加,技术难度也增加,但床位与人员却严重资源短缺。”刘凯波说。
数据显示,2015年北京市平均每千活产拥有产科床位19.72,比2013年的20.46有所下降。
2014年第四季度,北京的分娩量曾达到过7万的峰值。“当时我们已经让产科铆着劲儿干了,以目前核定的床位数计算,北京一年能接产的最大分娩量只有27.5万。”刘凯波认为,与分娩量增加相比,床位数的增加滞后。
床位不足只是产科资源短缺的一方面,机构失衡加剧了这一矛盾。调查显示,2015年北京三级助产机构每千活产拥有床位数为15.23,二级机构为20.22,一级机构却高达222.22。孕产妇倾向于挤进三级医院。
资源短缺的直接后果是过高的床位使用率。据悉,合理的床位使用率为93%,但根据建档数预测,2016年第三季度,二级助产机构床位使用率最高达到119.8%;三级机构则超过133%。
刘凯波说:“2014年最后一个季度,北京妇产医院已经达到了近140%的床位周转,2016年的第四季度,全市三级医院有可能突破140%,产科状况非常堪忧。”
而在人力资源上,三级助产机构医生数量不升反降,从2013年的2447下降到2015年的2383。助产士增长也十分缓慢,其中还有30%-40%拥有助产资质者不在产科岗位。
“金眼科,银外科,累死累活妇产科。”由于生产过程不受时间限制,产科没有假日。在张为远和刘凯波看来,工作负担重、待遇差是导致产科人员匮乏的主要原因。此外,助产士按照护士标准导致晋升难也是岗位缺乏吸引力的重要原因。
“如果没有足够的人员配备,增加床位及加快周转率,会给医疗质量及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刘凯波说。
更为严重的是,未来十年的生育量持续增长将面临更加严重的人员短缺。
从助产机构人员的职称构成上,北京市出现了高级职称多于中级多于初级的倒金字塔情况。“这很不正常,原则上应该是金字塔型。拥有较高级职称的人退休了之后,后继无人。”
新政将出
为应对即将到来的挑战,北京市将紧急出台新政。
据消息人士透露,北京市产科人员有望获得财政发放的2000元岗位津贴,奖金比2014年提升1.5倍,目前仍在争取阶段。此外,随着北京医改方案的公布,医疗物价调整也有望在年底落地。
此前,北京市卫计委新闻发言人高小俊曾表示,卫计委将在提高妇科、儿科工作环境及待遇方面加大支持力度,通过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提高妇儿科住院的护理费用、床位费、手术费、诊疗费,同时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增加对医生的激励机制,“比如给别的科室拨100块钱,给妇儿科就要拨120块钱。”
据了解,随着“二孩政策”在各省市的落地,福建、江苏等地已有向儿科、产科人员发放补贴的先例。
在产科资源上,北京市将进一步增加床位数。据悉,由于每个城区产科面对的压力不同,并且主要压力来自中心城区,因此此项工作或由区卫计委协调解决。
不过,简单增加床位数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专家认为,增加床位的同时,更应注重优化资源配置,否则床位的增加将没有尽头。“以北京妇产医院为例,你加多少床都不够,永远人满为患。”张为远说。
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娩是自然生理过程,如果产妇各项指标正常,凡是有助产资质的人都能帮助她顺利分娩。高危妊娠的才应该来三级医疗机构。但现在的情况是,大家都往比较有名的医院挤,非常不合理。”
此前,由于不纳入医保报销体系,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分流效果一直难以提振,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北京爱育华妇儿医院获悉,北京市将出台政府购买服务政策,逐步将营利性医疗机构纳入其中,爱育华妇儿医院将成为第一批医疗机构。
在人员支持上,与会者透露,北京市将在产科人员的晋升条件上给予倾斜:同等情况下优先考虑产科人员的晋升;推动设立助产士专项职称,稳定助产士队伍。
除了鼓励性措施,北京市还将推出部分限制性甚至惩罚性规定。
如,妇产科人员晋升,要求有一半时间在产科轮转;针对助产士不回流助产岗位的情况,吊销助产资质;重点监察拿预约条建档的情况;制定对高危孕妇的规范管理策略;严格执行高危分级管理,尤其是普通民营机构和二级助产机构;加强产科门诊的建设和转会诊的规范性;进一步提高三级助产机构以及区级抢救中心接诊高危的比例等。
“原来三级机构接诊高危的比例为60%,现在我们要求达到80%以上。”刘凯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