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发布《关于我院学生在校外公司实习期间被举报的情况说明》。
声明称,自接到对我院学生刘某在校外公司实习期间冒用公司员工名义招募实习生的举报以来,学院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成立工作组深入调查,分别向学生本人、举报人、实习公司多次进行情况了解和核对。目前,相关情况还在进一步调查核实中。学院一贯重视立德树人工作,重视学生的品德表现,在相关情况调查核实完成后将根据校纪校规严肃处理。
据此前报道,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刘某在多家证券公司实习期间,冒用分析师名义私招实习生,并称实习六个月以上可以获得留用机会。有实习生向记者表示,自己在被骗的10 个月里,累计完成上百万字的研究报告,甚至大年初一晚上都在加班。这些实习生一直以为自己在证券公司实习,结果辛苦写出来的报告,却被刘某以自己的名义交了上去。
被骗的实习生因此错过了校招,又错过了春招。还有实习生原本已经被某知名公司录用,但因为这段存疑的实习经历,最终被取消offer.
事件的始作俑者,刘某也正在为自己的不端行为付出代价。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了解到,东北证券曾向刘某发出offer,不过在今年1月底获悉刘某存在不端行为后,就与刘某解除了就业协议。
6月10日,德邦证券人力资源部发布声明,表示公司关注到外界热议的“实习生事件”,得知此事件后,我司高度重视并积极配合校方调查核实。在校方反馈明确调查结论前,将暂缓该名同学的校招录用流程。
辛苦实习10个月,最后发现是骗局
这个瓜要从去年“吃”起。
2021年7月,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的周安(化名),通过邮箱投递了一则“Top10券商”行研的实习申请,很快就收到了面试电话。“一个自称国X证券军工组姓H的人添加了我的微信,并称实习六个月以上可以获得留用机会。”
周安向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入职前他曾反复向对方确认是否为正式实习生、有无留有机会,均获得肯定答复。2021年7月17日,周安签订了一份显示甲方为国X证券的“实习协议”。“H老师”承诺周安可以参加2021年12月初的公司留用答辩。
到2021年12月6日,“H老师”称公司领导因时间未达成一致,答辩改为直接递交材料。周安将答辩报告发给“H老师”两周后,对方通知答辩已经通过、预计2022年1月发放录用函。
在此期间,周安曾就实习报告盖章申请等事宜与“H老师”沟通,但对方以人力部门负责人员离职为由推诿。2022年春节假期后,周安返回上海,仍未收到国X证券的录用函,他又多次向“H老师”询问实习报告盖章及录用事宜。结果到3月23日上午,“H老师”以“公司临时缩招,卡本科学历”为由,称无法录用周安了。
这样的理由,让周安感觉太过生硬,他通过学校与国X证券人力资源部门沟通,却意外得知所谓“H老师”的微信,并非H分析师本人所有,而是其他人冒名顶替,国X证券方面同时表示,没有查到周安的实习及答辩记录,更没有向其发放过录用函。
实习了10个月时间,竟然遇到冒牌分析师!今年5月22日,周安在网上分享自己实习教训,引发网友的广泛关注。一个名叫戴潇(化名)的被骗同学,通过网络联系到周安,这时周安才知道,被骗的不止他一个。
冤家路窄再相逢,骗子也是实习生
戴潇是最早戳穿“H老师”身份的实习生。
2021年5月28日,戴潇通过邮箱投递了国信军工行研实习申请。2021年5月30日,国X证券H分析师添加了戴潇的微信,双方进行了简短交流。(注:此处的H分析师为国X证券真正的分析师,为免混淆。)
巧合的是,2021年5月31日中午,戴潇又收到自称所谓国信军工H姓(注:国信军工只有一个人姓H)人员的“面试电话”。而这位“H老师”称将在两三周内将戴潇转为暑期实习生,并安排他先整理西部某上市公司的资料。
2021年5月31日下午,“H老师”又给戴潇安排新的任务,要求其搜集国内外战斗机的机体和发动机使用的材料等内容。
5月31日晚间,真正的国X证券H分析师通过电话与戴潇交流,告知需要与人力部门沟通后才能确定是否达到入职要求。戴潇向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当他问及布置的任务是否还要继续时,真正的H分析师却表示并没有安排过任务。
戴潇意识到,给他安排任务的“H老师”可能就是个冒牌货。他随后用微信搜索对方的手机号码,发现对应的微信名为“peterliu”。一周多后,真正的H分析师告知戴潇,人力资源部门未能通过他的实习申请,戴潇就停止了工作,同时删除了冒牌“H老师”的微信。
戴潇也没想到,自己会与冒牌的“H老师”在江湖上偶遇。
2021年9月25日,戴潇向另外一家证券公司招聘邮箱投递了实习简历。2021年11月14日,他收到了这家证券公司的电话,并于次日到公司参加面试。面试结束后,一名男子主动与戴潇搭讪,询问他是否是公司新招的研究员。
双方简单交谈后,戴潇扫了这名男子的微信,竟然发现弹出的是“peterliu”,相同的头像,相同的名字,戴潇赶紧点了“返回”,对方这才没有发现戴潇的身份。
戴潇立刻向证券公司了解情况。2021年11月17日,证券公司相关人员打来电话,表示之前就怀疑刘某行为不端,如今通过戴潇的遭遇获得印证。戴潇由此获悉所谓的“H老师”、微信中的“peterliu”的真实身份:刘某,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金融专业2020级硕士生研究生。
更让戴潇没想到的是,刘某居然也是一名实习生:戴潇忙活了这么长时间,竟然是给实习生做实习生。
多名学生被骗后,求职都被耽误了
上海外国语大学应届毕业生陈洋(化名)同样被骗了。2021年9月17日,刘某以一家证券公司Y姓分析师的名义对其进行电话面试后,承诺她可以与秋招正式批一起答辩,通过后就可留用。
陈洋从去年9月22日开始领到第一份“实习任务”。不过由于实习期间事情特别少,而且对方经常性非正常晚回消息,陈洋对“Y老师”的身份产生怀疑。2021年10月11日,陈洋提出希望实地实习,对方以疫情为由拒绝。当天下午,刘某假冒的“Y分析师”让陈洋签署2份带有该证券公司抬头的实习文件。
陈洋的疑虑并未消除,她通过曾在这家证券公司实习的学弟打听,竟然得知真正的Y分析师已经离职。毫无疑问,跟自己联系的“Y老师”,其实是个冒牌货。2021年10月26日,陈洋提出了离职,但没有拆穿对方造假行为。
这个“实习生骗局”的受害者,目前已知达到8人,其中多人也因为这段“假实习”而影响到就业进度。
周安从去年7月“实习”到今年3月,期间曾收到某知名银行的offer,但他因为这次难得的“实习”机会而选择放弃,“我还收到了好几家券商研究岗位的实习邀约,也因为这份‘实习’无法分身,就把其他券商的邀约都拒了。”
毕业于海外院校的韩刚(化名),也被这次“实习”伤得很深。从去年6月起,韩刚被“H老师”忽悠参加所谓国X证券军工组的实习,“11月,他还告知我组里留用名额充足,且只有我一人参与答辩。”
韩刚十分珍惜这次实习机会,也拼尽全力完成“H老师”布置的各种任务。“10 个月里,我完成了公司深度报告和行业深度报告十几篇,累计有近百万字。在实习期间,周末、国庆假期、春节都没有休息过,大年初一的晚上都还在加班。”
“2022年4月底,在韩刚提交最后一篇报告后,对方却突然以”上海突发疫情,行情较差,审批流程的都没通过“为由,告知韩刚审批没有通过。对方还称韩刚的整体表现,离他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韩刚向记者强调,自己在毕业以后的半年里,一直反复催问答辩留用的时间和流程,“同样作为应届生的对方,并没有一丝的同情心和良知,继续欺骗我半年,导致我现在错过了校招又错过了春招。”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采访获悉,多名同学最初并不知道刘某设下的骗局,因此在求职简历中列出这一段实习经历。其中一名同学原本已经被某知名公司录用,但对方尽调时发现到这段实习经历存疑,最终取消了offer。
多家券商发声,分析师揭其不端行为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综合其个人简历以及相关分析师介绍,大致梳理出刘某在证券公司的实习经历:
2019年7月-11月,在东方证券研究所机械组实习;
2020年7月-11月,在安信证券研究所食品饮料组实习;
2021年4月-6月,在国X证券军工组实习,(个人简历显示为2月-8月);
2021年8月-11月,在某证券公司实习;
2021年10月-2022年1月,在东北证券实习;
2021年11月底-12月,在德邦证券面试期间参与部分任务,后续未实习。
部分实习经历存在时间上的重合,在获悉刘某实习期间存在的不端行为后,相关证券公司也纷纷采取处理措施。
国X证券发布在5月25日发布关于警惕假冒国X证券经济研究所分析师等名义招聘实习生的公告:相关人员谎称其为国X证券经济研究所分析师,通过微信等渠道发布招聘信息,在经过电话面试后告知对方学生被录为正式实习生,实习六个月以上可以获得留用机会,并通过微信向对方学生发送了实习协议等文件,以假乱真。国X证券借此提醒广大学生提高警惕,明辨真伪,切实保护自身利益。
“刘某私下招的那些实习生,其实我一个都不认识,”被冒名的H分析师向记者表示,曾有一家券商做尽调, 向他求证某位被骗大学生实习经历,他只能客观回复对方,对这位同学的“实习”经历没有印象。H分析师在获悉刘某的不端行为后,曾经发短信警告对方,“当时我说你如果再这样,我肯定要走法律程序的。”
东北证券曾向刘某发出offer,不过在2022年1月底获悉刘某存在不端行为后,就与其解除了就业协议。
被东北证券解约了之后,刘某又接受了德邦的offer.6月10日,德邦证券人力资源部发布声明,表示公司关注到外界热议的“实习生事件”,并于第一时间与该名同学所在母校复旦大学取得联系,“目前,校方已在积极调查核实中。”声明中显示,该名同学于2021年11月至12月期间进入德邦证券研究所实习,目前尚未入职,得知此事件后,我司高度重视并积极配合校方调查核实。在校方反馈明确调查结论前,将暂缓该名同学的校招录用流程。
被骗学生正在维权,正与对方所在学校沟通
获悉刘某系复旦大学在读研究生的身份后,曾有被骗同学于5月23日向复旦大学校长信箱发送举报信,举报刘某在实习期间,私自使用证券公司员工身份私招实习生无偿帮助其完成实习工作,致使多名同学上当受骗。
6月8日,复旦大学2022年度研究生优秀毕业生拟获得者名单公示中,经济学院的刘某位列其中,随后该事件在网络平台发酵。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了解到,此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工作人员与受骗学生陆续进行沟通,其中提及校方不会包庇刘某。根据学院工作人员的转述,刘某称受骗的同学“不到10个”。刘某还曾向学院工作人员辩解称,每去一个新单位就把这些实习生拉上,是给他们一个新的机会。
而对于刘某被举报后仍入选优秀毕业生拟获得者名单,学院工作人员称系“乌龙”。据了解,目前学院对刘某采取的措施包括取消优秀毕业生等。在更新后的优秀毕业生拟获奖者公示中,已将刘某的名字删掉。对于被骗学生提出的其他要求,学院方面称尚无对应的校规进行处理。
据了解,目前被骗学生仍在推动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记者就相关事宜致电刘某,对方在记者身份后挂断了电话。
原标题: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回应“学生冒名招募实习生”:核实后将严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