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不爱荣华富贵吗?当然爱!但左右关羽思维的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正如演义中关羽回绝曹操收买时说得那句话:“吾固知曹公待吾甚厚。奈吾受刘皇叔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此。”关羽是在为曹操解白马之围时?于万军阵中袭斩袁绍大将颜良之后,才“拜书告辞而归先主”的。
我们在歌颂关羽“义”的同时,不应该忘记曹操的“义”,曹操的大度宽容同样令人敬佩。如果说曹操不听郭嘉等人相劝杀刘备,是顾及自身光辉形象的话,那曹操杀关羽实际上有很多可以在理论上站住脚的借口。
曹操并没有这样做,只是平静地告诉手下人“彼各有主”。曹操没有得到关羽是一种遗憾,但这种遗憾恰恰让关羽和曹操的光辉形象得到了升华。
无论是真实的三国历史中,还是《三国演义》中,能用好关羽的也只有刘备。因为关羽的作用对穷困半辈子的刘备非常重要,身边本就没什么人才,再放跑了关张,刘备只能被历史淘汰掉。
关羽从自身角度来讲,他不可能选择曹操,刘备虽然落魄无着,但跟着刘备就能突显自己的柱石作用。如果跟了曹操,不过是和张辽、徐晃这些人一个级别,曹操手下的名将一大堆,这个考虑同样适用于张飞。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在职场上进行前途的选择,在盯着大公司外招职位的同时,可以适当地对小公司多加考察。有些小公司同样有发展前景,小公司人才稀缺,大公司有时可能还要面临内部竞争。而小公司一旦发展壮大,第一批创业者就是“开国元勋”,名利双收。诸?亮所以选择刘备,也是这个原因。
关羽确实很有眼光和胆识,用股市来打个比喻,关羽一开始就把所有的本钱都押在一只小股票上。无论这只股票小涨还是暴跌,关羽死咬着不松口,最终因为各种原因,这只小股突然大牛起来,关羽自然就赚了个盆满钵溢。
刘备在江湖上趟了大辈子,一直处在打游击的状态,今天在曹操这里喝顿酒吃几个梅子,明天就跑到袁绍那里吃了顿大餐,说得难听些就是个要饭的。但草根中藏龙卧虎,要饭的叫花子也不是没有成就大业的,请看朱元璋。
刘备真正翻身是在赤壁之战后,通过各种手段,盘下了荆州,一?成为日享万钟的诸侯,有资格和曹操、孙权平起平坐了。关羽和张飞跟着刘备落魄江湖近二十年,终于苦尽甜来,不说名位富贵这些浮名虚利,更主要的是体现了自我的人生价值。
“患难之中见知己”,在刘备穷酸破落的时候,关张始终对刘备不离不弃,即使打散了,不远千里也要找到大哥。前途虽然凶险万分,但兄弟们抱成团在刀山火海中打天下。
蜀汉射声校尉杨戏在其所作的《季汉辅臣赞》中对关羽和张飞的评价是“济于艰难,赞主洪业”。关张把自己的一生都毫无保留地交给了刘备,甚至肉麻一点讲,关羽和张飞的存在价值就是为刘备奉献一切。
刘备是个非常重感情的男人,关张对自己忠心可鉴日月,刘备当然待关张如亲骨肉。关羽和张飞已经刻进了刘备的生命里,成为刘备人生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