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虽然非常尊敬他的首席智囊诸葛亮,但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是事业上的联盟,是一种英雄的惺惺相惜。要论感情,刘备未必把诸葛亮当自己人,不然也不会临死前在白帝城费尽心机地玩托孤,傻子都知道刘备对诸葛亮不放心。
刘备对关羽和张飞则已经不单纯是友情,更有一种刻骨铭心的亲情。人与人的交往就是这样,越是关系疏远的越是客气,越是关系死铁的越是随意。
如果以刘备的感情倾向来论,真正属于刘备集团核心的只有关羽、张飞、糜竺、法正。糜竺在刘备当年最穷酸的时候,不仅把妹妹嫁给了刘备,而且把自己的家财奴仆全都献给刘备。
糜竺虽然没有什么本事,但因为他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感情投资,让刘备对他一辈子感恩戴德。刘备平蜀后,在权力分配上基本没糜竺的份,不过刘备对糜竺“赏赐优宠,无与为比”。独一份,没有之一,糜竺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甚至可能还略高于关张。
糜竺文不能文,武不能武,刘备在做事业的时候也指望不上他。刘备在荆州已经基本形成了人才储备骨架,文有诸葛亮、庞统、马良、殷观,武有关羽、张飞、黄忠、赵云、魏延、霍峻,事业的发展即将迎来大井喷。
从刘备集团的战略考量来看,荆州只是刘备的跳板,他真正的目标是夺取刘璋统治下的益州。但刘备对益州虎视眈眈,同时必须防备曹操和孙权在背后对荆州下黑手,尤其是孙权。
在刘备的益州战略中,实际上战略核心还是荆州,刘备绝对不敢冒丢失荆州的危险去赌益州,从这次刘备的人事安排上就能清楚地看的出来。刘备去益州,只带了庞统、黄忠、魏延,基本上都是刘备集团的二线储备力量。一线力量诸葛亮、关羽、张飞悉数留在荆州看家。
刘备西去后,负责荆州军政的主要是诸葛亮和关羽,此时关羽的防线在江北,主要防御目标是曹操。刘备留下家底守荆州,这样的安排确实非常稳妥,曹操和孙权基本没机会下嘴。
但随着刘备的军队在益州陷入困境,前线首席智囊庞统又被乱箭射死,刘备面临着死棋的危险。万般无奈之下,刘备只能调动家底,诸葛亮、张飞、赵云全部入川进剿刘璋,荆州交给关羽全权负责。
庞统死后,刘备身边没有智囊,诸葛亮必须入川,帮助刘备进行战略规划。选择关羽守荆州,客观来说,关羽并不是合适的这方面专才。关羽“刚而自矜”,骄上悯下,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包括外交关系。